上纵横小说App,新人免费读7天
已抢580 %
领免费看书特权

三十三回 济宁之战

其时,大禹帝要对东夷集团发起征伐。

原因,前面早已说过,号召令已发至姚地。

作为姚地的伯爵,姚伯立意决定亲自参加征战,故而要向师傅拜别,感谢授术之恩。

没过二天,姚珀就带着自己的五百族兵,还有关同等几个他一直培养着的大小头目,向禹城方向集结去了。

再说姚珀率五百族兵,不日即到了禹城,他们这队人马,被编到了右路军中,且被编排在后队,因他带的这支队伍,并没有为夏庭真正打过仗的作战经验。

他们兵发禹城,出商丘,抵曹县,达金乡,很快就要直逼济宁了。

他们这支右路军,传来了前队改后队,后队改前队的命令。

原来,在一个三岔路上,他们走错路了。

后队改前队,姚珀所率的五百族兵,最先到达济宁,他望向前面一片开阔地带,那里,东夷人早已集结应战,这是济宁城的东南方向。

济宁城的正面,战事已然打起,那是夏朝中路的人马。

姚珀急忙命令关同,列好队伍,准备弓箭,他怕对方立刻发起冲锋。

因为,右路前锋指挥将领还没到,他和几个副将,偏将,此时,在部队的最后方。

因原来走在最前的他们,前队改后队后变成这样了。

姚珀在队列前面几米处,让马慢慢地踱着方步,他现在心里是急啊,他希望他们这一路的总指挥丁一快点到来,他确是怕对方立刻发起冲锋。

因其它的人虽已陆续到达,但没列好阵,站稳脚跟,被对方一冲,很容易乱,一乱就容易败下阵来,这可不是一人之力可挽的。

与对方的人相遇都几分钟了,这一路的几个头领竟然还没出现在阵前。

此时的姚珀,已看到对方阵中有些骚动了,这是发起攻击的信号。

急得姚珀没办法,他对关同说,你们压住阵脚,准备好弓箭,没有我的命令,不准冲出去。

他心中徒然大胆了起来,纵马向前五十米,向着对方大喊:“你们有谁敢和我单挑一场”,说着,手提盘龙棍,圈着马在那里打转,等着对方的回应。

姚珀为拖住时间,让他们的头领能赶到这里完成布阵,才徒生这单打独斗的念头。

对方阵里,一提刀副将对他们的主将说:“让我先把他砍了,我们再冲锋吧”,说完,早已纵马跃出,直取姚珀。

二军阵前,个个都屏住气息,看着这新鲜而刺激的一幕上演。

只见对方这个提刀将,冲到姚珀跟前,舞动着大刀,招招直砍姚珀要害,这姚珀,骑在马上打斗的功夫确实比徒步差了很多,像很不习惯一样,使出的招式,虽能抵住了对方猛烈的砍杀,但显得凶险万分,让人看着是差点砍着,然后又是差点就砍着了。

对方阵中的人呼喊着:“砍下他,砍下他”,显然,姚珀已落了下风。

这边,右路总指挥丁一终于到了,他连忙命令部队赶快站好列阵,他纵马向前,看到了阵前有二个骑马的人在打斗。

副总指挥叫常利,他问关同,“前面是怎么回事?”。

关同说:“是我们头领姚珀在和对方单挑独斗”。

“单挑?独斗?怎么没有我的命令就和人打起来了?”,这右路指挥丁一有点不高兴,其实,他也是个熟识打仗之人,刚才自己这么迟才赶到这阵前,如果对方发起攻击,他们很可能就先败下阵来,因没主将指挥列阵排兵啊,这个头亏,很可能是吃定的。

但他看见了姚珀的被动,还听到对方的呐喊声,心中想,这押后的花意族头人有难了,毕竟是不善打仗的。

正当他担心时,好像有个人被打落马下。

原来,姚珀被打得只能招架之时,也观察到对方急于取胜,轻估了自己的能力,姚珀使出一招风卷残云,盘龙棍直扫对方腰间,把对方扫下马来。

姚珀并没有追杀对方将领,让他慌忙跑着回到自己阵中。

姚珀回头看自己阵前这边,仿佛看到那丁一那几个人已到,正在排阵一样,为争取更多时间,他向对方阵中大喊:“还有没有人敢单挑?”。

这学武之人,个个都知道自己的本事,只打下一个人,就敢这么喊,只见对方阵中一提枪的青袍将领飞马而出,也不说话,直取姚珀。

姚珀见对方提着的枪,黑色之中像带点银光一样的,有点像自己的盘龙棍,这银黑之枪,而且枪头下面半尺处还有一个钩,他都没见过这种武器,正风一样向自己扑来。

二个人接上,打了二三十个回合,不分胜负。

双方的士兵都为自己的战将呐喊。

姚珀也很快就习惯了这马上的拚死作战了,平常也练过,现在的出招和接招,比刚才顺畅了。

这就是实战的经验,真刀真枪,手下无情的,生命悠关啊。

打了十分钟左右,双方交手已七八十个回合了,姚珀依然没能取胜。

本来,他心里是自视甚高的,他掂量过自己,认为此番应召助阵朝庭,应鲜有对手的,岂料这对方才第二个人,这打起来,自己感觉对方也十分的历害,这力道上他知道自己不差,但对方的枪,使起来,真像雨点般的密集,箭矢般的迅疾,自以为武功以快见长的姚珀,深感对方的招数,那快捷,一点不比自己差。

姚珀不知道,自己面前这个人,可是日后东夷大地,三大虎将之一的樊赤,只因他加入东夷人部落不久,没参加过东夷人什么征战,更没立过功,所以在东夷阵中,现在只列个偏将之职,因东夷人看到他武艺很好。

他叫樊赤,这樊赤,其实是西南的巴国人,几年前,他还是巴国大名鼎鼎的巴国猛将,樊氏部族的骄傲。

相传,远在西南的巴国和蜀国,当时已十分的强大。

当时的巴国,相传是由五大部族组成,分别是巴氏,樊氏,郑氏,相氏和曋氏,这是他们是巴人之说的缘由。

至于樊赤为什么到了这东夷人这里,小说的下部以后会有说到。

正当这里二人缠斗在一起,双方士兵的喊声越来越高时,这里的右路指挥将领丁一,命令士兵抬来了一个战鼓,他下达了命令。

“我第一通鼓给前面的姚珀助阵,如一通鼓后他还没能取胜,我擂响第二通鼓后,所有将士,向东夷人发起冲锋”。

这战鼓,在远古,可是新鲜的玩艺,很多人见都没见过,起码,这济宁城西南边这一路的东夷人的阵中就没有。

相传,那是南蛮人(可能是当时长江中下游的地域的人)或是巴国人,用那扬子鳄的鳄鱼皮做的,后来,中原人用兽皮或牛皮来做的。

听到自己阵中擂响了战鼓,姚珀抖擞精神,舞动起他的盘龙棍,密不透风般地卷起一股股劲风,向樊赤这边袭来。

这樊赤,听到鼓声,像听到天神般的召唤一样,整个人为之一震,感觉身上被赐予了无穷之力,他不但对姚珀这狂风骤雨般的攻击没有退却,反倒纵马挺枪,迎着那盘龙棍,击击点点,点点击击,逐一化解之余,出招攻击。

一通鼓过后,姚珀这里,不但没能取胜,他拚死般的招数打出,依然没能取胜。

这里,第二通鼓刚擂起,丁一这边发起了冲锋。

这二个厮杀已超过一百多个回合的人,还没分出个胜负。

但樊赤不想打了,他见到自己一方因人数不济,已开始退败,虚晃一枪,拨马向主将他们的地方跑去。

姚珀见对方退出战圈,知道一时根本胜不了他,当他看到自己那五百族兵,正是双方战斗最历害的中心处,正艰难地向前厮杀时,纵马向他们的方向跑去助阵。

再说这樊赤,其实,他的心里,比姚珀更懊脑。

这加入东夷人阵中打仗,遇上的第一个对手,竟没打赢。

他不是怀疑自己的本事,因他与古蜀国,与后来被称为荆楚的南方百越人各大名将高手,都有过交锋,他明白自己的本事。

但原以为凭这一身的本事,重新立世做番事业,但这第一仗,自己这一方的军队,看来是要打败了,而自己的第一个对手,却没能赢下来。

其实,他们二个,都没清楚地知道,这可是在当时,在他们认知的域界内,最顶级的较量。

“哎”,樊赤心中不无懊悔。

幸好,他很快重拾自信。

姚珀见到了刚才的对手,正策马起步要追自己这边一个像文官的人,他挥棍向这边冲来,口中大喊:“休得张狂”。

这樊赤打败了刚才这几个人,心里刚好过一些,见姚珀冲过来,斗心骤起,放下那监军,拉一拉马头,策马挺枪向姚珀杀来。

那监军看到了姚珀,也看到樊赤放下了自己不追,迎上去打姚珀了。

这里打了十来分钟,不分胜负,夏军的将领及士兵开始向这里围扰过来,樊赤一看,自己就一人在这里,而且对方也历害得紧,照样虚晃一枪,冲出战圈。

他驱马向前奔出,回头向姚珀说,”我打不赢你,你也休想打败我,我们日后再战吧”,说完,从侧面,向他们自己人的方向跑去。

姚珀策马而追。

这边丁一大喊,“不要追,不要追”。

原来,丁一知道对方的历害,怕自己这边的姚珀追过去对方阵中,一时可不能打赢人家,跑到人家那边反而有危险。

姚珀只好勒马而返。

这右路军,还总算是靠着人多出很多,打胜了。

济宁这个方向的东夷人,向着他们中路的部队集结而去,撤去了这侧边的防御。

而这边的夏军右路,也向中路靠过去,向对方的中路压了过去。

当丁一知道姚珀是姚地伯候时,对他的武功表示了佩服与肯定。

但监军对姚珀的看法可就不一样了,当他们右路军与中路大军会合时,他对姚地伯候姚珀是大加赞扬。

姚珀自是被统帅心中暗记一功。

但此时的姚珀的心情却是非常的沉重。

右路军此战伤亡近八百人,但花意族的族兵就死伤超过三百人。

因为他们当时正处在中路的最前方,面对着的是对方最为强悍的人,正前方的拚杀,可想而知。

带来的族兵五百人,一战下来,只半天,剩下不到二百人,这可是平日里,长期加以训练的强悍族兵呀。

让他心都要滴血的是,关同阵亡了,他是被对方这左路主将砍于马下。

为此,他难过了一夜,他想起与关同相处的十多年的一切,还有他训练族兵时的一切。

战争的血醒,残酷,无情,第一仗,就给他络上了心伤的,永难磨灭的烙印。

由于第一天的作战,姚地族兵伤亡很大,与大军会合后,他们被安排在后军,作后援之备。

济宁之部,为东夷人的前哨重镇之部,但不足一万,他们现在只是据险而守,在夏军围攻二天后,伤亡太大,实在挺不住,在夜里,向泰安退了回去。

夏军继续向泰安方向挺进。

虽然夏军的人数还是多,但优势是没有多少的,因是远征,且深入东夷腹地了,双方现在的态势,是势均力敌。

对峙了二个星期,双方仍是僵持着。

但深入对方腹地的夏朝军,粮食问题又出现了,军中开始缺粮了。

战局的僵持,因为这东夷人,有几个将领,也是非常了得的,非平常可想,这是冷兵器时代。

大禹的夏军,号称有四大名将,其中有一个年纪太大了,没有参加这次征战,但三大名将列阵的远征夏军,还是一时难以取胜。

四大名将之一的白尚,现在正向大军统帅汇报今天的战事。

“今天我在西关这边,打了二个多小时后,进攻已有起色,前面的东夷人开始退却,但又遇到东夷的那个将领樊赤,带着他的近千人,被他拦住,和他交手近一个时辰,打打停停,还是没法子取胜他,此人也相当了得,不然今天我这一路,就能打开缺口的”,白尚说道。

“又是这个樊赤”,统帅说道,这已是他第三次听到对方这个将领的名字了。

此时,他心中想起了监军说到的姚伯。

对,姚伯,姚地伯爵,姚珀,把他从他的后备族兵部队里抽出来,夏军统师这样想到。

终于,白尚与姚珀联手,每每制住樊赤,而樊赤,没有强有力的悍将支援他,他一人怎敌得住白尚和姚珀的联手,他这里,被打退了。

这一路一退,中路的东夷人,自然慢慢被打退了。

东夷部队二天都被慢慢打退,平衡的局面,终于被打破。

但,夏军,不敢追击,他们的粮草,形势已十分严峻,再往下攻进,如无根浮萍,兵家常识。

正当双方均为自己的战事十分焦急之时,没想到的是,东夷人派人来讲和了,他们愿意臣服大禹帝的朝庭了。

本来,尧、舜之时,东夷部落也是归顺着王朝的,但大禹接位后,他们对禹帝发出的协同征战三苗的召令不听从,不回应,置若罔闻一般,这意味着渺视王庭,直至禹帝发兵要征伐他们时,竟和大禹的征伐之师对抗,直至现在陷入如此存亡危急之时,他们终于也认识到,当初,同为东夷首领的阜陶的劝说是正确的,也正是在如此关头,他们愿意臣服大禹的王庭了。

传说中有,阜陶为中华民族的大融合作出了很大贡献的说法。

这是实力的较量,大禹帝,征东夷,也胜利了,由此,华厦氏族更确立、扩大一片疆土。

此后,大禹帝铸九鼎,划九州,以方便管理,因为此时,中华大地上,已有很多的大大小小方国、夷族,融入了华厦族。

九州的划分,使过去十分涣散的王朝对地方的管理,又前进了一步,这也是历史的进步。

“姚地伯爵及其族兵,尚忠而勇猛,而姚珀,武功不在四大名将之下”,统帅向大禹帝禀道。

“姚地伯爵姚珀,其带族兵五百,作战力强,尤为忠勇,现剩不足八十,而且,这八十人里,还有近半数伤兵的”,统帅继续向大禹帝禀道。

“这些人,是朝庭的基石”,大禹想起伯益说过的话,还有那征集的姚地贡粮,他脑中的印记。

“姚地伯爵姚珀,封为姚地候爵,方圆三百里为姚地,归他管辖”,大禹帝册封姚珀为候。

“姚地姚候姚珀,能征善战,立下战功,拜为名将”,大禹帝册封姚珀为名将。

由此,夏军多了一位名将。

参加征战东夷,姚珀,封候而拜将,集于一身。

这是二十多年前的往事,现在,四十多近五十岁的姚珀,在征伐有扈人的战阵中,正以夏朝八大名将之首,列阵夏营,为夏军之帅。

PS: 作者心语:古时的贵族,当有纷争与战事,部族首领,各层次头人,都是身先士卒,冲锋在前的,其表率作用,才能稳固自己在族中的地位,让部族人信服,并齐心合力,维护部族的生存,也才能子承父位,历代沿袭而部族人愿意追随。这是古代贵族的献身精神。

上纵横小说支持作者,看最新章节

海量好书免费读,新设备新账号立享
去App看书
三十三回 济宁之战
字体
A-
A+
夜间模式
下载纵横小说App 加入书架
下载App解锁更多功能
发布或查看评论内容,请下载纵横小说App体验
福利倒计时 05 : 00
立即领取
05 : 00